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美国荒野地区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李小强 王旭东

李小强, 王旭东. 美国荒野地区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J]. 自然保护地,2022,2(4):67−7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81301
引用本文: 李小强, 王旭东. 美国荒野地区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J]. 自然保护地,2022,2(4):67−7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81301
LI Xiaoqiang, WANG Xudong.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s from American Wilderness Area Protection Legislation[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2, 2(4): 67−7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81301
Citation: LI Xiaoqiang, WANG Xudong.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s from American Wilderness Area Protection Legislation[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2, 2(4): 67−7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81301

美国荒野地区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813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FX184);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招标项目(CSERL-FDH-18011)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E-mail:1240711801@qq.com

  • 中图分类号: S759.9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s from American Wilderness Area Protection Legislation

  • 摘要: 为了更好的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本文内容主要包含对美国荒野地区保护立法进行全面考察,目的在于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立法方面的经验镜鉴。美国《荒野法》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立法历程,这部法律的诞生缘由主要包含了历史、文化和政治等3个方面。从这部法律的起草、审议通过和签署公布来看,其过程充分彰显了立法是利益博弈的产物。通过对美国《荒野法》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可发现,这部法律内容全面、特点明显,以整体视角构筑了美国荒野保护法律体系,重建了人类与荒野的关系,形成了一体、两级、分部门保护的保护机制。从比较法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生态文明的时代需求和共同体理念的应有之义,还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环境法律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均说明了我国建立荒野地区保护立法有其必要性。具体而言,我国的荒野地区保护立法可以从概念阐释、理念设想和具体安排进行制度设计和内容安排。
  • [1] 柯进华.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荒野观重塑[J]. 宁夏社会科学, 2019(2): 54−59.
    [2] 科马克·卡利南. 地球正义宣言: 荒野法[M]. 郭武,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79.
    [3] 黄锡生, 史玉成. 中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架构与完善[J]. 当代法学, 2014, 28(1): 120−128.
    [4] 叶平.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 哲学研究, 2004(10): 64−69.
    [5] 刘丹阳, 叶平. 20世纪西方环境哲学关于荒野概念研究的进展[J]. 哲学动态, 2010(11): 51−57.
    [6] 理查德·福特斯. 美国国家公园[M]. 大陆桥翻译社,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11-12.
    [7] 滕海键. 美国历史上的资源与荒野保护运动[J].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8): 54−60.
    [8] 盛蓉, 刘士林. 戈特曼城市群理论的荒野精神及其当代阐释[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3): 46−50.
    [9] 杨生茂. 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71.
    [10] 杨锐, 曹越. “再野化”: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思路[J]. 生态学报, 2019, 39(23): 8763−8770.
    [11] 滕海键. 1964年美国《荒野法》立法缘起及历史地位[J]. 史学集刊, 2016(6): 70−80.
    [12] 刘景芳. 从荒野保护到全球绿色文化: 环境传播的四大运动思潮[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52(3): 102−109.
    [13] 舒峻峰. 美国1964年荒野法研究[D]. 沈阳: 辽宁大学, 2013.
    [14] 王辉, 刘小宇, 王亮, 等. 荒野思想与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 以约瑟米蒂荒野为例[J]. 资源科学, 2016, 38(11): 2192−2200.
    [15] 约翰·缪尔. 我们的国家公园[M]. 郭名惊, 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233.
    [16] 杨学科. 地球法理的源流、要义及其实践[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9, 17(1): 34−41.
    [17] 冉曾红. 地球法理视角下的法律变革之路: 从《地球正义宣言——荒野法》读起[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19, 11: 295−303.
    [18] 曹越, 杨锐. 美国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发展[J]. 风景园林, 2017(7): 30−36.
    [19] 吕忠梅.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J]. 中国法学, 2021(1): 48−64.
    [20] 蔡守秋. 从综合生态系统到综合调整机制: 构建生态文明法治基础理论的一条路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7(1): 1−29.
    [21] 曹明德.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转变: 兼论道德共同体范围的扩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16(3): 41−46.
    [22] 段凡, 郑友德. 传统法律的革命: 论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的消解——以生命的起源和权利的发端为视角[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05(00): 20−40.
    [23] 刘道平, 欧阳志云, 张玉钧, 等. 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 机遇与挑战[J]. 自然保护地, 2021, 1(1): 1−12.
    [24] 吕忠梅.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立法思考[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2): 128−136.
    [25] 苏凯文, 任婕, 温亚利. 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制建设研究进展[J]. 自然保护地, 2021, 1(3): 25−32.
    [26] 刘超.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0(5): 81−92.
    [27] 叶海涛. 论国家公园的“荒野”精神理据[J]. 江海学刊, 2017(6): 19−25.
    [28] 杨锐, 申小莉, 马克平. 关于贯彻落实“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六项建议[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2): 137−139.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27
  • HTML全文浏览量:  120
  • PDF下载量:  5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8-13
  • 修回日期:  2022-09-14
  • 录用日期:  2022-09-20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2-08
  • 刊出日期:  2022-11-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