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研究

余建平 陈小南 陈声文

余建平, 陈小南, 陈声文. 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研究[J]. 自然保护地,2021,1(2):58−67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1401
引用本文: 余建平, 陈小南, 陈声文. 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研究[J]. 自然保护地,2021,1(2):58−67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1401
YU Jianping, CHEN Xiaonan, CHEN Shengwen. Study o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1, 1(2): 58−67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1401
Citation: YU Jianping, CHEN Xiaonan, CHEN Shengwen. Study o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1, 1(2): 58−67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1401

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研究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1401
基金项目: 钱江源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专项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E-mail:1125142830@qq.com

  • 中图分类号: Q16

Study o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System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 摘要: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下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其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的研究。建立了全境森林动态样地监测平台、全境网格化动物多样性监测平台、森林冠层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卫星和近地面遥感监测平台以及环境要素综合监测平台共5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平台,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对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开展大尺度、多组分、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立体化综合监测,研究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关系。在该监测体系长期收集的数据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为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提供了科学保护和管理的依据。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成为《地球大数据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收录的典型案例,并于2019年9月由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部提交给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钱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为我国的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 图  1  钱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图

    Figure  1.  Functional zoning map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图  2  钱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监测体系总技术路线

    Figure  2.  General technical route of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图  3  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境近地面遥感航迹及影像(由中国科学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提供)

    Figure  3.  Remote sensing traces and images near the ground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provided by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图  4  钱江源国家公园样地分布图(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

    Figure  4.  Distribution map of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provided by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图  5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探测物种数的空间分布(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

    Figure  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detected by the infrared camera in Qi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provided by Institute of Bo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1] 马克平. 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 生物多样性, 2011, 19(2): 125−126.
    [2] 李晟. 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进展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45−1048. doi:  10.17520/biods.2020425
    [3] 马克平.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 从CForBio到Sino BON[J]. 生物多样性, 2015, 23(1): 1−2.
    [4] 王天明, 冯利民, 杨海涛, 等. 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平台概述[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59−1066. doi:  10.17520/biods.2020139
    [5] 李晟, William J McShea, 王大军, 等. 西南山地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9): 1049−1058. doi:  10.17520/biods.2020038
    [6] 黄瑾如. 钱塘江源头开化县生态建设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0(5): 568−572.
    [7] 于明坚, 钱海源, 余建平. 古田山生物多样性研究[M].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
    [8] 余建平, 申云逸, 宋小友, 等.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 5−12. doi:  10.17520/biods.2018246
    [9] 王建平. 保护森林资源 确保一江清水出开化[J]. 绿色中国, 2012(23): 58−60.
    [10] 盛和林. 中国特产动物——黑麂[J]. 动物学杂志, 1987, 22(2): 45−48.
    [11] 米湘成.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是国家公园保护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 1-4
    [12] 蒋志刚, 刘少英, 吴毅, 等. 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J]. 生物多样性, 2017, 25(8): 886−895. doi:  10.17520/biods.2017098
    [13] 郑光美.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14] 蒋志刚, 江建平, 王跃招, 等.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5): 501−551, 615.
    [15] 余建平, 陈小南, 余顺海, 等. 基于MAXENT模型的古田山保护区黑麂生境适宜性评价[J]. 兽类学报, 2020, 40(2): 143−151.
  • 加载中
图(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93
  • PDF下载量:  19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12-14
  • 修回日期:  2021-03-2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1-22
  • 刊出日期:  2021-05-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