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

张百平 姚永慧 刘俊杰 李佳宇 蒋娅 高美荣 查小春

张百平, 姚永慧, 刘俊杰, 等.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J]. 自然保护地,2023,3(2):1−1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102201
引用本文: 张百平, 姚永慧, 刘俊杰, 等.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J]. 自然保护地,2023,3(2):1−1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102201
ZHANG Baiping, YAO Yonghui, LIU Junjie, et al. Research on Geographic Structure and Scope of China’s North-South Transitional Zone[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3, 3(2): 1−1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102201
Citation: ZHANG Baiping, YAO Yonghui, LIU Junjie, et al. Research on Geographic Structure and Scope of China’s North-South Transitional Zone[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3, 3(2): 1−11 doi:  10.12335/2096-8981.2022102201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

doi: 10.12335/2096-8981.2022102201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900)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E-mail:zhangbp@lreis.ac.cn

  • 中图分类号: P942

Research on Geographic Structure and Scope of China’s North-South Transitional Zone

  • 摘要: 东西向横穿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巨型构造系使得我国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南北分异,但目前对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位置和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划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与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范围和性质。研究表明,中国南北过渡带由西部的秦岭—大巴山系和东部的江淮低山平原两部分组成,以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标志,与之对应的主要气候指标是最冷月均温0~4 ℃、极端最低气温为−10~−20 ℃;秦岭南坡下部常绿阔叶树种的出现不是亚热带开始的标志,而是南北植物交错区的开始或者严格意义上南北过渡的开始;江淮地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特点,冬季气候指标比夏季温度指标更具控制作用;秦巴山地的存在和江淮地区冬季低温是我国南北过渡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发育了长约1 750 km、平均宽度400 km、面积约70万km2的中国南北过渡带。南北过渡带的概念比南北分界线和北亚热带的提法更能够反映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也更能体现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的独特性质,对于认识中国地域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科学意义。
  • 图  1  中国南北分界与过渡带的相关方案

    Figure  1.  Related schemes of the north-south division and transition zones in China

    图  2  秦岭—大巴山的边界与范围

    Figure  2.  Boundary and scope of the Qinling-Daba Mountains

    图  3  主要气候等值线(1951—2017年)与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边界

    Figure  3.  Major climate isolines (1951-2017 average) and the boundary of the north-south transition zones in China

  • [1] Diels L. Die Flora von Central China[J]. Botanische Jahrbücher fur Systematik, Pflanzengeschichte und Pflanzengeographie, 1901, 29: 167−659.
    [2] 竺可桢. 中国的亚热带[J]. 科学通报, 1958, 3(17): 524−528.
    [3] 郑度. 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4] 方精云. 也论我国东部植被带的划分[J]. 植物学报, 2001, 43(5): 522−533.
    [5] 鄺生舜, 裴元蓉, 王兴華, 等. 河南地植物带, 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界线的探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1(2): 1−10.
    [6] 侯学煜. 论中国植被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系统单位[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4, 2(2): 153−179,270-276.
    [7] 刘慎谔. 中国北部及西部植物地理概论[J]. 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丛刊, 1934, 2(9): 423−451.
    [8] 韩宪纲. 汉中专区秦岭南坡亚热带北界的初步研究[C]//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 中国地理学会1962年自然区划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4: 240−244.
    [9] 张珍万, 崔友文. 秦岭地区的植被区划(草案)[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 1(增刊1): 161−162.
    [10] 康慕谊, 朱源. 秦岭山地生态分界线的论证[J]. 生态学报, 2007, 27(7): 2774−2784.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7.07.014
    [11] 张金泉. 从地植物学角度试论河南省境内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问题[J]. 地理学报, 1981, 36(2): 216−222. doi:  10.3321/j.issn:0375-5444.1981.02.010
    [12] 赵芳, 张百平, 朱连奇, 等. 秦巴山地垂直带谱结构的空间分异与暖温带—亚热带界线问题[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89−901. doi:  10.11821/dlxb201905004
    [13] 李旭旦. 白龙江中游人生地理观察[J]. 地理学报, 1941(8): 1−18. doi:  10.11821/xb194100001
    [14] 白红英. 秦巴山区森林植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15] 李亚男, 刘钢军, 刘德新, 等. 中国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及定量探测[J]. 地理研究, 2021, 40(7): 1857−1869. doi:  10.11821/dlyj020200679
    [16] 谭忠厚. 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的计算和模拟[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1.
    [17] 陈全功, 谭忠厚, 九次力. “南北分界”与“农牧交错”一席谈[J]. 草业科学, 2010, 27(6): 6−12. doi:  10.3969/j.issn.1001-0629.2010.06.002
    [18]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貌区划(初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19] 甘枝茂, 惠振德. 中国秦岭大巴山地区地貌图说明(1: 1 000 000)[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20] 李炳元, 潘保田, 程维明, 等. 中国地貌区划新论[J]. 地理学报, 2013, 68(3): 291−306. doi:  10.11821/xb201303001
    [21] 程维明, 周成虎, 李炳元, 等. 中国地貌区划理论与分区体系研究[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39−856. doi:  10.11821/dlxb201905001
    [22] 李炳元. 青藏高原的范围[J]. 地理研究, 1987, 6(3): 57−64.
    [23] 李炳元. 横断山脉范围探讨[J]. 山地研究, 1987, 5(2): 74−82.
    [24] 张镱锂, 李炳元, 郑度.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 地理研究, 2002, 21(1): 1−8. doi:  10.3321/j.issn:1000-0585.2002.01.001
    [25] 张镱锂, 李炳元, 刘林山, 等. 再论青藏高原范围[J]. 地理研究, 2021, 40(6): 1543−1553. doi:  10.11821/dlyj020210138
    [26] 张镱锂, 刘林山, 李炳元, 等. 青藏高原界线2021年版数据集 [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21. https://www.geodoi.ac.cn/edoi.aspx?DOI=10.3974/geodb.2021.07.10.V1.
    [27] 张二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秦岭-大巴山及邻区地质图(1: 1 000 000)[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2.
    [28] 邓先瑞, 刘卫东, 蔡靖芳. 中国的亚热带[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9] Wissmann H V. Die Klima und Vegetationsgebiete Eurasiens[M]. Berlin: Zeitschr Ges Erdk, 1939: 1-4.
    [30] 候学煜, 马溶之. 中国植被-土壤分区挂图(1: 400万)[M]. 北京: 地图出版社, 1956.
    [31] 钱崇澍, 吴征镒, 陈昌笃. 中国植被区划草案[A] //罗开富. 中国自然区划草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6: 83-142.
    [32] 侯学煜. 试论历次中国植被分区方案中所存在的争论性问题[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3, 1(增刊1): 1−23.
    [33]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34] 黄秉维.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35] 赵松乔. 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一个新方案[J]. 地理学报, 1983, 38(1): 1−10. doi:  10.3321/j.issn:0375-5444.1983.01.001
    [36] 周立三. 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3.
    [37] 钱崇澍. 中国植被分区草案: 中国自然情况[R]. 北京: 林业部造林设计局, 1957.
    [38] 宋坤. 安徽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交错带的森林植被特征及其成因[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9] 宋永昌. 对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认知和建议[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 35(8): 882−892.
    [40] 周光裕. 试论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边界[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1, 5(4): 302−307.
    [41] 王君. 大别山区维管植物多样性和编目[D]. 河南信阳: 信阳师范学院, 2022.
    [42] 刘鹏. 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J]. 广西植物, 1993, 13(3): 225−233.
    [43] 张学忠, 张志英. 从秦岭南北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分布谈划分亚热带的北界线问题[J]. 地理学报, 1979, 34(4): 342−352. doi:  10.3321/j.issn:0375-5444.1979.04.007
    [44] 候学煜. 中国的植被[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0.
    [45] 周光裕. 中国的落叶阔叶林: 兼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归属问题[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6, 9(3): 93−102.
    [46] 宋永昌. 中国东部森林植被带划分之我见[J]. 植物学报, 1999, 41(5): 92−103.
    [47] 葛结林. 典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48] 周光裕. 试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归属问题[J].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15(1): 108−119.
    [49] 周光裕. 淮河流域植被的过渡性特点及南北分界线的探讨[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5, 3(1): 131−137.
    [50] 刘俊杰, 张百平, 姚永慧, 等. 秦巴山地植物南北变化与过渡模式研究[J]. 地理学报, 2022, 77(11): 2773−2786. doi:  10.11821/dlxb202211006
    [51] 余付勤, 张百平, 王晶, 等. 国外大尺度生态廊道保护进展与秦岭国家公园建设[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10): 2478−2490.
    [52] 张百平, 余付勤, 王晶, 等. 西秦岭自然保护的地位与意义[J]. 自然保护地, 2021, 1(2): 31−37. doi:  10.12335/2096-8981.2021012101
    [53] 王晓雅, 凌子燕, 陈研, 等. 秦岭中部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遥感监测[J]. 自然保护地, 2022, 2(2): 48−59. doi:  10.12335/2096-8981.2021121602
    [54] 朱华, Ashton P. 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J]. 科学通报, 2021, 66(增刊2): 3732−3743.
  • 加载中
图(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404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
  • PDF下载量:  17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0-22
  • 修回日期:  2022-11-14
  • 录用日期:  2022-12-07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5-12
  • 刊出日期:  2023-05-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