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就与展望

雷光春

雷光春.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就与展望[J]. 自然保护地,2022,2(3):1−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引用本文: 雷光春.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就与展望[J]. 自然保护地,2022,2(3):1−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LEI Guangchun. Ramsar Convention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2, 2(3): 1−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Citation: LEI Guangchun. Ramsar Convention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2022, 2(3): 1−8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成就与展望

doi: 10.12335/2096-8981.2022071501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E-mail:guangchun.lei@fox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S759.9

Ramsar Convention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 摘要: 中国于1992年签署《湿地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67个缔约方。自加入公约以来,中国政府严格履行国际义务,在制订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的法规政策、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并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特征总体稳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履行公约的过程中,极大提升了履约能力,建立了全面的履约机构和科技支撑与社会参与机制,形成了湿地保护主流化。《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将于中国召开,作为这次会议的东道主和今后三年的常委会主席国,中国将在推动公约发展等做出更重要的贡献,同时,夯实湿地保护修复成效,建立更加高效的以国际重要湿地管理为核心的保护体系,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重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图  1  湿地公约生态特征概念框架

    Figure  1.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Wetland Convention 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图  2  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湿地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对比

    注:2012年刘兴土等研究表明,该年度美国发表的湿地科学论文列全球第1、加拿大列第2、英国第3、澳大利亚第4、德国第5、中国第6。

    Figure  2.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by Chinese, American and Canadian scientists in the field of wetland science

  • [1] 楼毅, 初映雪, 刘道平, 等. 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华东地区国际重要湿地为例[J]. 自然保护地, 2021, 1(1): 80−90.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125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湿地保护管理手册[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3.
    [4] 陈宜瑜. 推进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R]//国务院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报告. 北京, 2004.
    [5] 陈宜瑜.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战略[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6] 贾治邦.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7] 雷光春, 于秀波, 张明祥, 等. 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8] 潘云, 李健. 基于社交媒体UGC图片数据的景观偏好研究—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 自然保护地, 2021, 1(1): 100−108. doi:  10.12335/2096-8981.2020120601
    [9] 刘兴土, 姜明, 文波龙. 我国湿地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1(4): 289−294.
    [10] 郑姚闽, 张海英, 牛振国, 等.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J]. 科学通报, 2012, 57(4): 207−230.
    [11] 崔丽娟, 王义飞, 张曼胤, 等.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2): 17−20,27. doi:  10.3969/j.issn.1002-6622.2009.02.004
    [12] 孙广友. 中国湿地科学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6): 666−672. doi:  10.3321/j.issn:1001-8166.2000.06.008
    [13] 王宪礼, 李秀珍.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1997(1): 59−63,78. doi:  10.13292/j.1000-4890.1997.0011
    [14] 崔晚晴. 湿地占用补偿制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15] 王晓敏, 孙嘉宁, 高燕, 等. 基于群落演替理论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评价[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 40(4): 86−88. 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2.04.025
    [16] 陈秋菊, 华国栋, 刘新科, 等. 法律制度视角下的湿地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2, 18(2): 35−38. doi:  10.3969/j.issn.1673-3290.2022.02.07
  • 加载中
图(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2
  • HTML全文浏览量:  93
  • PDF下载量:  7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7-15
  • 修回日期:  2022-08-01
  • 录用日期:  2022-10-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0-28
  • 刊出日期:  2022-08-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